很多人覺得很詫異,現在容易過敏的孩子,為啥那么多呢?這背后有很多原因,比如飲食環境、居住環境、氣候變化、空氣質量等等。
一件事情,如果出現一種小趨勢,我們都需要很認真去思考,因為我們是生活在社會群體之中,有很多集體無意識的行為,認真思考,才能避免掉進坑。
預防孩子成為過敏體質,中醫建議一定要注意以下兩個因素:
一、壓制病邪
嬰兒離開母體之后,接觸的就是一個充滿挑戰的世界:每天24小時要與跟環境中的細菌、病毒、塵螨等共同生活,包括溫度、濕度的改變,都有可能引發身體的反應。
這些身體的反應,比如腹瀉、咳嗽、鼻塞、打噴嚏、嘔吐、發熱等,從中醫角度來看,這些都是人體在驅趕病邪的方式。
生命是非常有韌性的,如果用壓制“病邪”的手段治療,你越壓抑它,它就愈要采用更激烈的反應,因為只有這樣病邪才能排出去。
如果長期如此,遇到小小的挑戰,比如一?;覊m,一點螨蟲,甚至冷空氣,身體都會反應過激“大爆發”。
自古以來,中醫一直采用“扶正祛邪”的思路治病,把病邪從身體里趕走,而不是把病邪壓在體內。
所以,預防孩子成為過敏體質的第一步,就是當孩子生病時,不要急著要求醫生,馬上退燒、馬上止咳、馬上止瀉等,而是遵醫囑用藥,給身體一點慢慢恢復的時間。因為長期不合理用藥和治療方式,就會讓身體出現問題,過敏只是身體的求救信號。
對于,天生體弱的孩子,建議盡量選擇中醫“順勢而為”的治病方式,在每一次生病之中,不斷增強正氣的作戰能力,隨著他年齡增大,體質就會越來越強。
二、身體處于于脆弱、不穩定的狀態
過敏體質的孩子,雖然各有各的不同,但是身體都處于脆弱、不穩定的狀態,所以外界一有點風吹草動,身體就感覺承受不了,就會有各種反應過激的表現。
打個簡單的比喻,同一句玩笑話,有些人非常頓感,一笑而過;有些人非常敏感,情緒被激怒,玩笑話雖然是導火線,但不是根源,根源是我們內心太脆弱。
所以預防孩子成為過敏體質的關鍵,就是讓身體處于正常的運作狀態,不要那么敏感和脆弱。
雖然每個孩子天生體質不同,可從上、中、下三焦整體大方向來養護。因為很多孩子的體質是上焦郁熱、中焦堵塞、下焦虛空,導致身體處于寒熱虛寒夾雜的脆弱狀態,只要讓孩子三焦處于正常狀態,就沒那么容易過敏。
上焦
上焦,一定要開合自如,就像家里的窗戶,開起來時能透氣,關起來時能擋風雨。
不讓上焦郁熱,關鍵是多戶外運動和曬太陽,特別是春夏要出出汗,把上焦之熱散發出去。經常扁桃體發炎,或者一感冒馬上就扁桃體發炎的孩子,多半是上焦有郁熱。
中焦
中焦,一定通暢,就像一個城市的交通一樣,只有通暢了,車上載著人和物的資源才能達到目的地,整個城市才能運作正常。
保持中焦暢通的關鍵,
就是飲食合理,
這個是最難的!
什么是飲食合理呢?
因為每個人孩子都不一樣,同樣是三歲的孩子,同樣吃一個雞腿,有人活蹦亂跳,有人積食發燒了,所以我們要去多觀察自己家的孩子。
了解孩子對于食物的消化能力,關鍵是多觀察孩子的舌苔和大便,日積月累,對孩子的消化能力就有一定的了解。千萬不要用“感覺”來判斷孩子是否吃多,還是要基于孩子的真實身體反應。
特別要注意,有些人說孩子一直吃素,怎么還積食?
素食只是相對好消化,吃多也會積食,吃不多,但是運動量太少了,或者一直情緒不好,也會積食,所以要整體看孩子的飲食結構和生活狀態。
下焦
下焦,是能量儲備倉庫,不能空。
熬夜會消耗孩子的下焦能量,所以孩子要晚上9點入睡才能養精氣神,給儲備下焦能量。
孩子過度玩電子產品,也會大量消化孩子的精氣神,消耗下焦能量,所以電子產品在孩子心中要定位為學習的輔助工具,不是娛樂打發時間的玩具。
我們每天吃的食物,也會為下焦補充能量,如果孩子三歲以上,吃一點葷食,就積食,或者長期不愛吃飯,就要好好用脾康調理一下脾胃,不然孩子也會營養不足,讓身體處于脆弱狀態,更容易發展成過敏體質。
掃碼關注我們
掃描二維碼
關注“一言本草”
一起學習中醫育兒知識~
一言本草
滴肚臍,調體質
就選一言本草